TL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可方案
Accreditation Scheme for TL9000 Certification Bodies
(征求意見稿-2010-5-7)
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
前 言
本文件是CNAS對實施TL9000認證的認證機構認可提出的特定要求和指南,并與相關認可規(guī)則和認可準則共同用于CNAS對實施TL9000認證的認證機構的認可.
本文件中,用術語”應”表示相應條款是強制性的.
TL9000認可方案
1 目的與范圍
1.1 為了開展對TL9000認證機構的認可,制定本文件.
1.2 本文件R部分是對《認證機構認可規(guī)則》(CNAS-RC01)和其他適用認可規(guī)則的補充規(guī)定和進一步說明.
1.3 本文件C部分是對《管理體系認證機構通用要求》(CNAS-CC01)和其他適用相關應用認可準則的補充要求.
1.4 本文件適用于對從事TL9000認證的認證機構的認可工作.
注:本文件的R部分和C部分分別是對適用的CNAS認可規(guī)則(RC)類,認可準則(CC)類文件的補充,其效力等同于相應類別的認可規(guī)范文件.
2 引用文件
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文件的引用而成為本文件的條款.以下引用的文件,注明日期或版本號的,僅引用的版本適用;未注明日期的,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(包括任何修訂)適用.
CNAS-CC01《管理體系認證機構通用要求》
CNAS-RC01《認證機構認可規(guī)則》
CNAS-RC02《認證機構認可資格的暫停與撤銷規(guī)則》
CNAS-R03《申訴,投訴和爭議處理規(guī)則》
GB/T19011-2003《質量和(或)環(huán)境管理體系審核指南》(IS0 19011:2002,IDT)
CNAS-GC11《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證業(yè)務范圍管理實施指南》
QuEST Forum《TL9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》
QuEST Forum《TL9000質量管理體系測量》
TL9000認可機構實施要求(代替原《TL9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》附錄A)
TL9000認證機構作業(yè)規(guī)程(代替原《TL9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》附錄B)
轉換途徑,審核天數和要求來源(代替原《TL9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》附錄D)
TL9000認證的高級監(jiān)督和再認證程序(ASRP)(代替原《TL9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》附錄E)
TL9000與顧客溝通的指南(代替原《TL9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》附錄F)
TL9000認證機構審核員的資格和經歷要求(代替原《TL9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》附錄G)
設計過程測量系統(tǒng)的建立和運行(代替原《TL9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》附錄H)
TL9000部分認證過程應用電子化審核(e-Audit)的要求
TL9000審核員時間
3.術語,定義與縮略語
3.1 QuEST Forum:通訊業(yè)優(yōu)質供方論壇
3.2 ASQ:美國質量協(xié)會
3.3 UTD: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
R部分
R1 認可申請
R1.1 申請TL9000認可的認證機構應滿足以下條件:
從事TL9000認證的認證機構必須符合QuEST Forum《TL9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》和《TL9000質量管理體系測量》中對TL9000認證機構的要求及本文件和其適用CNAS認可規(guī)范文件的要求.
注:其它CNAS認可規(guī)范如與QuEST Forum的《TL9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》,《TL9000質量管理體系測量》及相關附件不一致的,以后者為準.
按照QuEST Forum和CNAS認可規(guī)范文件對TL9000認證機構的要求,建立并實施了文件化的管理體系.
在與通訊業(yè)有關的認證業(yè)務范圍內頒發(fā)了GB/T19001(ISO 9001)認證證書.
R1.2 認證機構應填報CNAS《認可申請書》及相關附件,并提交以下材料:
認證機構遵守《TL9000認證機構的作業(yè)規(guī)程》的書面承諾;
認證機構應提供證明其過程符合《TL9000認證機構作業(yè)規(guī)程》以及《TL9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》相關附錄要求的文件.
TL9000審核員的名單及培訓證明;
在與通訊業(yè)有關的范圍內頒發(fā)GB/T19001(ISO9001)認證證書的復印件.
R2 業(yè)務范圍
CNAS受理認證機構TL9000認證范圍的認可申請,按CNAS-GC11附件1中的業(yè)務范圍分類.
R3 認可評審與認可決定
R3.1 認可評審過程
CNAS對從事TL9000認證的認可評審過程(文件評審,現場評審,見證評審)和認可決定以及其后的監(jiān)督管理相關程序見CNAS-RC01.
R3.2 見證評審
CNAS對申請從事TL9000認證的認證機構在最初3個月內的或最初6次TL9000認證審核,進行至少一次見證評審,以確定認證機構是否滿足《TL9000認證機構作業(yè)規(guī)程》和《TL9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》相關附錄的要求,并將認證機構成功通過見證的日期通報QuEST Forum.
必要時,CNAS見證評審組可包括外部專家或觀察員,CNAS將負責利益沖突的避免,可用性和適時性等事宜.
如果認證機構沒有通過見證評審,認證機構應負責對任何已審核過的組織采取補救措施.所采取的補救措施應與見證評審所發(fā)現問題的內容和嚴重程度相適應,并事先征得CNAS同意.在CNAS接受認證機構對見證評審所發(fā)現問題采取的糾正措施前,認證機構不應進行其他TL9000審核.
見證評審項目可以是完整的TL9000審核,也可以是從GB/T19001(ISO9001)擴大TL9000認證的審核.
對《TL9000質量管理測量》附錄A表A-1定義的第8類產品供方組織的審核不能作為見證評審的項目.
R3.3 認可決定
在獲得CNAS認可前,認證機構不得在認證證書上使用TL9000標志或字樣.
獲得CNAS認可后,認證機構可將獲得認可前已審核過的且符合TL9000要求的組織的ISO9001的證書更新為TL9000證書.
R3.4 獲得認可的TL9000認證機構信息公布
CNAS保持獲認可的TL9000認證機構的最新名單,名單變化時CNAS將通知QuEST Forum,并標注出相對于以前版本的變化.在認可數量減少時,CNAS將立即向QuEST Forum正式通報.
R4 認證信息通報
R4.1 認證機構作出TL9000認證決定后,必須在10個工作日內,將經認證機構授權人批準的”TL9000認證/注冊概況表” (可從QuEST Forum網頁www.questforum.org 下載)以郵寄,傳真或電子郵件的形式報告ASQ和CNAS.
R4.2 如果獲證組織的認證內容(組織名稱,地址,認證范圍等)有所變更(包括撤銷),認證機構應在10個工作日內,將認證機構的撤消通知或帶有認證機構和獲證組織授權代表簽名的”TL9000認證/注冊概況表”報告ASQ和CNAS.
R5 TL9000認可要求的變更
CNAS對TL9000認證機構的認可要求與QuEST Forum的相關文件及解釋保持一致.在QuEST Forum相關文件發(fā)生變化時,CNAS將書面通知申請和已獲得CNAS認可的從事TL9000認證的認證機構,并對轉換作出必要的安排.
C部分
C1 組織
C1.1認證機構必須按照QuEST Forum對TL9000認證機構的要求和CNAS的認可規(guī)范建立并實施文件化的管理體系.
C1.2開展TL9000認證的認證機構在公正性委員會中應有專家具備通訊業(yè)經歷,同時熟悉CNAS-GC11附件1″認證機構認證業(yè)務范圍分類表”特定范圍的專業(yè)知識.
C2 人員
C2.1 認證機構使用的審核員應是GB/T19001審核員并且符合《TL9000認證機構審核員的資格和經歷要求》中的要求.
C2.2 必須按照CNAS認可規(guī)范的要求,對參與TL9000認證的人員進行專業(yè)能力的評定,并保持最新的記錄.
C2.3 至少應具備3名符合要求的TL9000審核員,并保持合格的TL9000審核員名錄.
C2.4 必要時,認證機構可以聘用通訊業(yè)的技術專家為審核組提供技術支持.
C3 公開文件
C3.1認證機構必須在公開文件中說明經CNAS認可的TL9000認證業(yè)務范圍,且實施的TL9000認證僅限于被認可的業(yè)務范圍.未經認可的業(yè)務范圍,認證機構不得開展TL9000的認證活動.
C3.2 應在公開文件中明確承諾,依據《TL9000認證機構作業(yè)規(guī)程》實施TL9000認證.
C4 TL9000標志的使用
獲得TL9000認證的組織使用TL9000標志應滿足《TL9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》條款3.4的要求.
C5.認證要求
C5.1 受理申請
C5.1.1 申請TL9000認證的組織應滿足以下要求:
組織的產品或服務在《TL9000質量管理體系測量》附錄A表A-1所定義的范圍內;
在進行TL9000認證審核以前,組織至少已成功地向UTD報告了一次測量結果;
在進行TL9000認證審核以前,組織應對其TL9000質量管理體系進行至少一次的內審和管理評審;
如果申請組織正處于另一認證機構的暫?;虺蜂N狀態(tài),組織必須將此情況通知新的認證機構.
C5.1.2 認證機構不鼓勵不符合TL9000認證范圍的組織進行TL9000認證.
C5.1.3 TL9000審核時間
C5.1.3.1 認證機構對組織開展TL9000審核的時間應符合《轉換途徑,審核天數和要求來源》的要求.
C5.1.3.2若認證機構TL9000審核人天數低于《轉換途徑,審核天數和要求來源》的要求,認證機構應根據《轉換途徑,審核天數和要求來源》中規(guī)定,確定減少審核人天數時應在5個工作日內通報CNAS.CNAS在接到認證機構減少最低現場審核人天數的書面請求后,將在10個工作日內給出是否接受的書面答復,且:
在沒有接到CNAS的書面通知以前,認證機構不得簽發(fā)TL9000認證證書.
在沒有接到CNAS的書面通知以前,認證機構可以實施審核,但必須告之申請組織,如CNAS不同意減少人天數,則需要按規(guī)定增加審核人天.
注:《轉換途徑,審核天數和要求來源》及其中所述的《TL9000審核員時間表》可在http://www.tl9000.org/獲得,以QuEST Forum最新文件為準.
C5.2 認證審核
C5.2.1 TL9000審核組中至少應有一名審核員具備《TL9000認證機構審核員的資格和經歷要求》規(guī)定的電信業(yè)專業(yè)經歷.
C5.2.2 認證審核應包括對組織的TL9000質量管理體系全部要素和適用的測量.
C5.2.3如果組織申請TL9000認證之前已獲得了GuEST Forum承認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,認證機構可以按照《轉換途徑,審核天數和要求來源》中的規(guī)定進行轉換TL9000認證.
C5.2.4 如果認證審核包括多個場所的審核,則審核組中至少有一名成員須參與所有場所的現場審核.
C5.2.5 審核組應按照《TL9000認證機構作業(yè)規(guī)程》要求,在審核結束后30天內向組織提供書面審核報告.
C5.2.6認證審核過程如果部分采用了電子化審核(e-Audit),應滿足《TL9000部分認證過程應用電子化審核(e-Audit)的要求》.
C5.2.7認證機構對組織過程測量系統(tǒng)的審核宜參考《設計過程測量系統(tǒng)的建立和運行》.
C5.2.8認證機構對組織與顧客溝通的審核宜參考《TL9000與顧客溝通的指南》.
C5.3 認證決定
C5.3.1 TL9000認證決定必須由認證機構中符合CNAS認可規(guī)范要求的人員,小組或委員會作出.
C5.3.2 認證機構負責作出 TL9000 認證決定的人員中至少有一名通過QuEST Forum承認的TL9000質量管理體系審核課程培訓,該成員應有TL9000認證決定的否決權.
C5.3.3 認證機構必須向符合TL9000標準的組織頒發(fā)TL9000認證證書,認證證書上應注明TL9000認證范圍(即硬件,軟件或服務)及相關的ISO9000標準及版次.
C5.4 監(jiān)督審核和再認證
C5.4.1 認證機構每12個月內至少對獲證組織進行一次監(jiān)督審核.監(jiān)督審核可以對部分質量體系進行抽查, 但在三年內必須覆蓋全部TL9000質量管理體系要素和適用測量.
C5.4.2 每次審核,認證機構都要對測量的提交情況進行檢查.
C5.4.3 監(jiān)督審核報告應清楚地表明每次監(jiān)督審核的內容.
C5.4.4 認證機構至少每三年應對組織TL9000質量管理體系進行一次再認證.
C5.5 高級監(jiān)督和再認證程序
認證機構對獲證組織的進行的TL9000再認證采用高級監(jiān)督和再認證程序的應滿足《TL9000認證的高級監(jiān)督和再認證程序(ASRP)》要求.
C6 其它要求
C6.1 如果認證機構被CNAS撤消了TL9000認證的認可資格,認證機構則不應再從事TL9000認證.認證機構必須對由此受到影響的獲證組織采取適當的措施,措施方案應征得CNAS同意.
C6.2 認證機構應按照QuEST Forum的指導和過渡計劃,對TL9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新版本提供轉換支持.
The post CNAS TL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可方案 first appeared on 深圳市安信達咨詢有限公司.
]]>